盛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,广丰路“荔枝一条街”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。满载鲜荔枝的货车排成长龙,果农们将红润饱满的荔枝倒入分拣筐,电子秤的数字在阳光下不断跳动。当果农老陈用手机App完成12万元货款转账时,正在开展反诈宣传的警官眼疾手快,立刻按住他的手腕提醒:“叔,先别退出!核对下收款方是不是认证商户……”
这一幕,是北流荔枝交易市场中的日常,也是北流市公安局创新“警社联动护钱袋”反诈宣防工作的生动写照。
作为桂东南荔枝主产区,每到丰收季,广丰路日均聚集超100名交易人员,单日交易流水最高达10万元。高频次的资金流动,让这里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潜在高发地。北流公安敏锐捕捉到这一产业风险点,迅速联合城南街道永丰社区组建“荔枝反诈联盟”,将反诈宣传嵌入交易全链条,共同守护群众的“甜蜜事业”。
“刚收完货款,陌生链接千万别点!”社区干部老李一边帮果农搬运荔枝,一边递上防骗指南。在装筐过秤的间隙,由民警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组成的反诈联防宣传队穿梭于各个交易点位,用熟悉的方言拆解“冒充收购商诈骗”“虚假物流理赔”等常见套路。
针对荔枝交易中的收购、物流、支付等关键环节,宣传队现场演示安全支付流程,手把手指导果农下载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。依托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,他们还建立了风险对象识别机制,一旦发现首次收款超5万元的果农,立即开展“一对一”精准提醒。这种“产业特色+精准滴灌”的宣教模式,让反诈知识贯穿荔枝交易全过程。
在广丰路“荔枝一条街”,民警带队的徒步巡逻组每日不间断巡查,警车变身“移动反诈站”驻守关键路口;社区协调商户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防诈口诀;交易集中点、快递揽收处、果农临时歇脚的树荫下,都悬挂着警社联合署名的反诈横幅,张贴着通俗易懂的宣传海报。
北流市公安局民警黄警官表示:“丰收季是果农心血变现的关键期,也是骗子伺机而动的‘高发期’。我们联合社区将反诈宣传送到荔枝交易最前线,就是要凝聚多方力量,让安全防范意识像荔枝的甜香一样,浸润到每一个环节,共同守护好大家的钱袋子。”
为提升宣传效果,反诈联防宣传队还创新推出“反诈实用礼包”——印有防诈口诀的便携风扇、环保袋随荔枝订单免费发放,快递面单加贴“警惕二维码诈骗”醒目标识。这种将“宣传品”变为“日用品”的方式,让防诈知识自然融入果农和客商的日常生活。
北流市公安局民警介绍,此次反诈工作突破以往“事后处置”模式,整合警社资源成立“产业护航专班”。公安机关发挥专业优势,提供案件预警与执法支撑;社区则依托贴近群众的优势,强化组织动员。双方构建起“信息共享、隐患共排、宣传共推”的治理闭环。
自宣传活动开展以来,北流市荔枝产业涉诈警情实现零发案。通过公安机关与社区的优势互补,反诈工作从过去的“单打独斗”升级为“多元共治”,使反诈防线如荔枝根系般深植基层,为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注入平安动能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