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河池市依托“世界长寿之乡”“红水河百里画廊”“刘三姐”等文旅品牌迎来游客高峰。河池公安紧扣“安全、有序、优质”目标,通过科学布警、智慧赋能、生态护航、宣防联动等举措,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,为游客打造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,交出“零重大案事件、零涉旅安全事故”的平安答卷。
强化立体巡防 织密平安防线
针对景区、商圈、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区域,河池公安显性用警提效能,推行“警力前置、动态布防”机制,在都安、巴马、宜州等重点旅游县区,采取“车巡+步巡”“定点值守+流动巡查”相结合的方式,将警力压向街面。
“时刻能看到红蓝警灯,夜晚带着小孩吃夜宵也很放心!”浙江游客李女士向沿河巡逻的民警挥手致敬,都安公安依托“主防警务”模式,划分片区开展联巡,夜间亮灯巡逻保障出行。
巴马旅游警察队伍以“1+5+N”网格化治理模式驻守坡月景区,快速处置涉旅纠纷。
同时,各地公安机关在山区景区增设“护游警务点”,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、应急救援等服务,累计救助迷路、受伤游客50余人次,广大民警用“景区有警,平安随行”的守护,让游客玩得安心、游得舒心。
智慧警务赋能 精准防控风险
河池公安依托信息化建设,推动警务模式从“汗水警务”向“数据警务”转型,加强数据监测,精准推送风险提示至一线执勤单位。
交警部门提前研判,在重点沿线路段、热门景区周边部署“一路一策”疏导方案,严查酒驾、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,排查整改道路隐患,提升假期道路通行效率。
河池公安探索创新“无人机+”警务应用新模式为生态护航,都安警方创新构建“地空一体”巡防体系,运用无人机巡航对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开展监测,有效保护湿地生态资源。
天峨公安利用“无人机+智能防控”,对岸边喂鱼、河面漂流的游客进行救生衣穿戴、防溺水、防盗窃等提醒,及时处置发现的问题,构建起 “地面有巡逻、空中有巡航”的全域防控体系。
宣防一体联动 凝聚共治合力
河池公安将安全宣传融入执勤全过程,构建警民协同的群防群治网络。
“穿拖鞋踩青石板容易打滑,拍照别太靠近水边!咱们河池美景常在,安全才能玩得畅快。”傍晚时分红霞满天,大化县公安局镇北派出所民警向仍在河岸边嬉戏的游客提醒安全。
小长假期间,民警在夜市摊点、民宿聚集区、景区设置宣传点,以案例讲解、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反诈、防溺水知识,发放宣传手册1.2万份,覆盖游客及群众3万余人次。
宜州分局治安宣防团带着精心筹备的 “反诈盛宴” 走进会仙山景区,借助2025“活力夜广西”嘉年华河池主场活动人气,为上千名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 “沉浸式” 反诈体验课。
“莫贪莫怕、莫信莫点、莫转账”、“未知链接不点击、陌生来电不轻信、个人信息不透露、转账汇款多核实”、“如遇到疑似诈骗,请及时拨打110”……为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,各地公安机关抓住假期人员聚集的契机,创新开展反诈宣传。以“河池警事”新媒体平台为主阵地,发布“公安局长说反诈”“AI主播播报反诈tips”等系列短视频共20个,转发量2.1万次、浏览量74.97万次;在大小景区入口,民警通过发放“反诈明信片”、设置“反诈打卡点”等方式,将防骗知识融入游客体验。
河池公安以“主动警务”回应群众期待,以“生态警务”擦亮文旅名片,展现了新时代公安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担当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